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常工业平凡人】吴传权:从数控高手到冠军导师,他心怀匠心逐梦前行

作者:李颖 王赟枫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31日点击数:245

他技艺精湛、精益求精,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轻工工匠、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他苦练技能、执着专注,积极参加技能大赛,累计荣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3项;他深耕教学、倾囊相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累计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1项。他是曾经的冠军选手,也是国家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他的事迹被学习强国、常州日报、常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他就是机械与交通学院青年教师吴传权。

全国得奖,他有幸留校成为指导老师

“85后”吴传权,曾是学校数控专业的学生。因得到“伯乐”的一路栽培,他有幸留校做了老师。吴传权的“伯乐”,就是他现在的教学搭档倪贵华老师。

2006年9月,吴传权考入我校数控技术与国际贸易实务双专科专业。接触到数控技术后,他完全被数控加工、数控编程所吸引,“数控涉及的领域太宽泛,每组数据都要去摸索、求解。有时为了寻找一组数据,还会忘了吃饭。”

2008年,经过层层筛选,吴传权入围第三届全国数控大赛江苏省选拔赛,并获第三名。2010年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他荣获高职组第三名。2011年3月,吴传权毕业留校担任技能大赛指导老师。

“如果说快速成长有什么秘诀,那就是把别人休息的时间都用来钻研技术了。”为了能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吴传权如饥似渴地学习,把专业书籍翻了一遍又一遍,遇到问题不耻下问,一得空就苦练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任教以来,一次又一次的技能大赛有了他参赛的身影,一份又一份奖状见证着他的努力:2012年,参加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获第三名;2014年,参加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获第一名;2016年、2018年,参加第三、第四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常州选拔赛荣获第一名;2022年,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2023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

他始终认为,技能大赛是检验自己专业水平的试金石,能督促自己与时俱进。“我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带着学生沿着这条‘大赛’之路一直走下去。”

 精准指导,他的学生也是冠军

“指甲来刮一下,表面很滑,这表面的粗糙度小于1.6微米。”实训室里,吴传权正在给学生讲解五轴加工中心的零件编程工序。这些学生即将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训练时间非常有限,吴传权正想方设法多传授些技艺给学生。

在技能竞赛这条“赛道”上走了15年,如今,吴传权已完成了从参赛选手到指导老师的完美蜕变。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进行改革,数控多轴加工技术由学生赛改为师生赛。吴传权又摇身一变,从指导教师变成了参赛选手,他要跟学生组成参赛团队,与学生驰骋沙场并肩作战。9月24-28日,吴传权带着学生张蒋荣参加了2023年“中银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师生赛)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赛项,他们需要在7小时内连续不间断完成比赛。7小时的比赛时长,看似很长,实则每分每秒都不能浪费,分秒必争。为了专注于比赛,他们需要细化出时间表来掌控时间,甚至不惜牺牲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

吴传权和学生张蒋荣经历了数字化工艺设计、复杂部件造型、数控多轴编程与仿真、辅助部件数控编程与加工、零件多轴数控加工、零件创新设计加工、零部件装配与调试、职业素养与操作安全8项任务的考核,师生组合飚技术、拼体力、比耐心,凭着默契的配合,精湛的技艺,完美夺冠。

其实,早在多年前,吴传权就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这样的“高光时刻”,吴传权已带队经历过多次:2017年,他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技能大赛首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参加行业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2020年,他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2022年,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023年,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

一边是自己亮眼的成绩单,一边是学生们厚厚的荣誉证书。他的学生中有多位全国冠军,还有和他一样留校任教的张傲,在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担任大赛指导老师的龚炎,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和延续着吴传权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演绎着匠心筑梦、技能报国的故事。

传承技艺,他是学生心中的技能大神

任教12年来,吴传权深耕教学一线,承担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担任技能竞赛指导老师,他把自己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参赛经验和学生们分享。在学生心中,吴传权就是技能大神。

吴传权谦虚地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自己也有收获,从中能总结出好多经验与技巧,“细节决定成败”就是重要收获之一。

“一个赛程4-6小时,当参赛选手的技能操作水平难分上下时,就要在细节上‘抠’时间,我为每位选手制订个性化实训方案,确保他们在高压状态下高质量完成比赛项目。”吴传权说。作为学校数控指导老师,他严格要求学生按规范操作,甚至细致到训练时,每个人的站位与走动都要按标准执行,以减少相互间的擦碰,节省实训时间。

他的得意门生,荣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作为专业技术人才也留校任教的张傲说:“吴老师是出了名的‘抠’细节,每一步、每个环节都要求精准到位,必须做到‘零缺陷’。”

现在,张傲也从事着和吴传权一样的工作,他把吴传权的“细节控”学得滴水不漏。

不仅自己和自己指导的学生获奖无数,吴传权还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一时间口罩成了稀罕物,全世界紧缺。与此同时,口罩生产设备的核心部件——刀模、齿模,也成为企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吴传权了解了口罩生产的流程之后,发挥自己在多轴加工方面的丰富经验,仅用了24小时,就完成了刀模、齿模从设计到建模、从编程到加工的一系列工序,给企业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技能大神,他当之无愧。

探索中德模式,培养工匠人才

在“三教”改革中,吴传权积极探索新模式,采取“中德”教学模式,对授课进行全新改革,把新思路、新教材、新教法带入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学、一起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实操动手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并把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传授给校内外教师和企业员工。

吴传权说:“‘中德’教学模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传统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灵活化,不仅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做中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老师在教学中既是导师,又是学生的合作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一起完成项目。”

吴传权口中的“中德”教学模式起源于学校2017年成立的“胡格模式”实验班。当年,学校从2017级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两个省级品牌专业的10余个班级中,选拔学生组建“胡格模式”实验班。该班独立编班,使用定制教材,由专业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任教,按德国知名职业教育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胡格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构建更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项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

“在‘胡格模式’实验班任教,教师要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与实施、师生关系、教学评价5个基本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职教课堂教学模式。”机械与交通学院院长徐伟介绍。

如今,一届届“胡格模式”实验班的学生业已毕业,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技能报国的使命。作为学校“德国职业教育本土化改革”项目团队主要成员,吴传权认为,培养更多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技术骨干,帮助学生完成从“学徒工”到“技术员”、再到“现场工程师”的蝶变,是他的使命,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据不完全统计,他培养的数控技师、高级技师已达千余人次。(审核:季华、戎晓云、杨曌)